设备外壳防护等级表示产品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等级
等级保护测评定级解析等级保护测评是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分类、评估和分级,以确定其安全防护要求和管理措施的过程。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信息系统、二级信息系统和三级信息系统,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一级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要求一级信息系统是指国家安全机关、重要政府部门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具体要求如下:1.物理安全要求:包括机房设施、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物理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2.网络安全要求: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应用安全要求: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等软件的安全建设和管理。4.数据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数据安全管理措施。5.人员安全要求: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建设。
1、等级保护标准外壳防护等级一般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产品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产品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如果某类设备满足试验一般要求而且所选择的防护等级适用于该设备型式,则本标准也适用于该型式设备的空外壳。各类产品引用防护等级的程度和方式,留待产品标准决定,对具体的防护等级所采用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可增加补充要求。
等保2.0做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原则上不低于三级”的指导,测评分数的要求由60分提升至75分以上,且第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每年或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测评。国家重点行业将带头加大信息安全产品和咨询服务的持续投入。回顾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曾在等保1.0影响下进入加速发展期,专家预计,等保2.0将继续带动行业大发展,至少打开百亿级以上增量市场空间。
2、等保2.0基本要求等保2.0基本要求有以下三个特点:1、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测评要求和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框架统一,即: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三重防护结构框架;2、通用安全要求 新型应用安全扩展要求,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列入标准规范;3、将可信验证列入各级别和各环节的主要功能要求。定级对象的类型等保进入2.0时代,保护对象从传统的网络和信息系统,
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系统、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公众服务平台等都纳入了等级保护的范围。等保2.0典型变化1.可信计算可信计算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一个信任根,信任根的可信性由物理安全、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共同确保;再建立一条信任链,从信任根开始到软硬件平台、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
3、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法律分析:,等保2.0国家标准对比等保1.0,在保护范围、法律效力、技术标准、安全体系、定级流程、定级指导等方面均发生变化,信息安全系统改造在即。等保2.0做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原则上不低于三级”的指导,测评分数的要求由60分提升至75分以上,且第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每年或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测评,国家重点行业将带头加大信息安全产品和咨询服务的持续投入。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鹏展网络传媒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